过去几周,一个叫 mcp.so的网站在开发者圈子突然爆火。不仅 X(原 Twitter)上有人疯狂推荐,Hacker News、Reddit、Product Hunt 也频频出现它的名字。不少做工具、写脚本、玩自动化的人都开始把 MCP 当作“必备工具”之一。
那么,MCP 到底是什么?它为什么这么火?它背后的这个 mcp.so 网站到底有何过人之处?这篇文章帮你解读;
一、MCP 到底是什么?
MCP,全称是 Multi-Channel Prompting,直译是“多通道提示生成”。但别被名字吓到,它其实并不是个特别玄乎的东西。
你可以把 MCP 理解成一个专门用来管理 Prompt 的工作台。
说得再通俗点,就是:
- 你在做 GPT 项目,用了一堆 Prompt,测试很麻烦;
- 想给团队成员看看某个 Prompt 的效果,但没法直观演示;
- 一边用 Claude,一边用 OpenAI,Prompt 写了三四份,不好同步;
- 想上线个自动化 Bot,Prompt 版本更新全靠复制粘贴;
这种时候,MCP 就派上用场了。
它的核心功能只有一个目标:把 Prompt 工程流程化、结构化,让它像代码一样可以被管理、追踪、协作。
二、MCP 有什么用?它解决了哪些“老问题”?
如果你经常用大语言模型开发产品或工具,大概会遇到下面这些问题:
1. Prompt 太散,版本难控
很多 Prompt 写在代码注释里,或零碎存在 Notion 文档中,一改就乱,历史版本没法回滚,团队成员之间也容易出现“你改了我还不知道”的情况。
MCP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是:
像 Git 一样管理 Prompt,每个版本都有记录,可以对比差异,回滚修改。
2. 多模型测试不方便
同一个 Prompt 在不同模型(GPT-4、Claude、Gemini)下的效果差异很大。MCP 允许你在一个页面里同时测试多个模型,便于对比和微调。
3. 团队沟通成本高
很多团队会围绕一个 Prompt 来回讨论,比如:“这个回答太啰嗦了”“加个边界条件试试”……
MCP 提供了评论区、协作权限、分享链接等功能,让 Prompt 的迭代像改 UI 设计稿一样直观。
4. 嵌入产品太麻烦
你可能想把一个 Prompt 接入到产品中,做一个 Demo 或者 MVP。MCP 提供了 API 接口,可以直接把你在平台上配置好的 Prompt 嵌入产品或脚本中,开发效率提升不少。
三、mcp.so 网站本身是什么样的?
mcp.so 是 MCP 的官网和主平台,整个页面设计很“工程师风”——没有多余的动画,极简,加载快。
网站收集了各种不同的Mcp服务,是目前全球最大的Mcp服务资源库;

四、mcp.so 的流量数据怎么样?
这波走红不是假象。从第三方统计数据来看,mcp.so 的流量在 2025 年 3 月底开始爬升,到 4 月中旬已经突破了 120万月访问量。
其中几个关键数据:
- 主要访客来自美国、日本、德国、印度;
- 超过 60% 的访问来自社交媒体,X(原 Twitter)是最大来源;
- Hacker News 的几篇热帖和 Product Hunt 的推荐推了第一波;
- 平均停留时间在 4-5 分钟之间,说明用户对功能有实际使用;
- 访客中有明显比例来自开发者工具类网站和 AI 社区;
这组数据说明一点:它不是靠广告砸出来的,而是纯靠用户推荐和内容带起来的。
五、为什么 MCP 突然火了?
要回答这个问题,得从“使用场景”和“传播路径”两方面看:
1. 使用场景真的刚需了
过去一年,Prompt 这个词变得越来越常见,但很多人并没有用到“需要管理”的程度。2025 年开始,不少人开始做真正的产品、自动化流程、定制 Bot——Prompt 不再是一个临时变量,而变成了关键逻辑的一部分。
这个时候,工具缺口就出来了。
MCP 正好填上了这块空白。
2. 自传播机制非常顺
MCP 的分享链接功能做得非常轻巧:你编辑完一个 Prompt,可以一键生成一个可预览链接。很多人在社交媒体或产品 Demo 页里直接嵌入 MCP 页面展示,用起来特别顺手。
这些公开链接,很容易被转发、点赞、二次引用,这就形成了“内容带流量”的飞轮。
再加上 MCP 提供了开源嵌入模块,开发者可以很方便地把它装进自己的博客、简历、工具站点里,不知不觉中就变成了一种“标准组件”。
六、mcp.so 为什么突然流量暴涨?
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“爆红”,而是一种“被用起来了”的自然增长。
几个明显的引爆点:
- X 上开发者的真实推荐:不少人晒自己的 Prompt 管理工作流,MCP 成为主角;
- Hacker News 高赞帖:几位 YC 创业者分享 Prompt 开发经验时提到了 MCP;
- Product Hunt 推荐:上榜当天就有 1,000 多投票,很多人是第一次听说;
- Reddit 社区跟进:r/ChatGPT 和 r/PromptEngineering 话题里反复出现 MCP 的使用截图;
- 国内开发者传播:在 V2EX 和少数派也有用户分享使用体验;
这些传播节点串起来,正好砸中大量“正在做 AI 项目”的人。他们点开链接,发现 MCP 不光能看,还能直接用,顺手注册一个帐号试试看,就留住了。
Mcp.so是国内知名的独立开发者idoubi独立开发的,他做这个站的时间非常早,在2024年12月就上线了。所以在Mcp的热度起来后,能够第一时间抓住这波流量。


写在最后:Prompt,不再是“一次性输入”
MCP 的流行,透露出一个趋势:Prompt 工程化已经从概念变成了现实需求。它不再是“试试好玩的”输入框,而是需要被打磨、被管理、被部署的“逻辑单元”。
这也意味着:在未来,Prompt 不再是 AI 开发里的“副产品”,而是需要一个正经工具来对待的“主角色”。
MCP 正是这样一类产品的先行者。
如果你正在做跟大模型、自动化、AI Agent 有关的项目,不妨试试 mcp.so —— 它可能不会让你惊艳,但你用着用着,就很难离开了。
作者
欧维Ove

独立开发者|内容创作者
我喜欢一句话:生活原本沉闷,但跑起来总会有风
联系邮箱:ove2022@126.com
微信:Ovelv2023
发布者:欧维Ove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91wink.com/index.php/%e8%bf%99%e4%b8%aamcp%e7%bd%91%e7%ab%99%ef%bc%8c%e4%bb%8e0%e5%88%b0150%e4%b8%87%e8%ae%bf%e9%97%ae%e9%87%8f-%e6%9c%88%ef%bc%8c%e5%8f%aa%e7%94%a8%e4%ba%864%e4%b8%aa%e6%9c%88/